跳到主要內容

發表文章

目前顯示的是 3月, 2023的文章

國內進口塊根市場現象 「一窩蜂上架」

隨著進口塊根的流行,越來越多賣家投入塊根植物的進口與販售,一時之間國內植物市場上出現了許多罕見或是過去未曾出現過的進口塊根,甚至是一些長久以來只聞其名卻不曾真的在國內出現過的夢幻極品,不時也在國內現蹤尋找金字塔頂端的買家。看到這兩三年國內進口塊根市場的變化有時不禁令我感嘆,要是能提早個五年十年,我就可以不需要大費周章到國外找植物,也不用花那麼多冤枉錢了。 如果你和我一樣喜歡到處逛找尋自己喜愛的植物,你是否也注意到,國內的進口塊根賣家每每上架推出新品,就好像事先串通好的一樣,大家都販售相同的品種。難道他們是連鎖量販店,幕後的老闆根本是同一家,以至於很多在國內久久不見的原產塊根忽然多到每家植物店都在賣? 倘若直接說這跟「貨源」有關,大家一定不會感到半點意外。商品都從同一個地方出來,自然到貨時間和商品內容會很接近,這是從消費者或是旁觀者的角度來看這個市場現象時最容易理解的答案,只是這答案可能只算對一半,因為背後實際的狀況要複雜很多很多。 原產株 賣方市場 剛開始構思國內進口塊根市場現象這個題目時,腦中浮現的就是「乾貨促銷」、「公分計價」以及這次要談的「一窩蜂上架」,但是否該談「一窩蜂上架」讓我考慮最久,原因是之前談的都只發生在國內植物市場,而不同賣家同時促銷特定物種這在其他國家也相當普遍。況且進口塊根畢竟在國內流行還不算久,過去本地的賣家數量也比現在少很多,商品的變化自然較不容易受到關注。然而,會造成不同的賣家幾乎同時上架促銷特定品種或是一家接著一家輪著上架的因素很多,與其探究原因,個人更在意這對國內進口塊根市場的影響。 在國際上原產塊根市場永遠是需求大於供給,尤其是稀有的原產株,再怎麼挖、怎麼採也無法同時滿足各國市場的需求。像國內這種一時之間到處都在賣的情況,只能說我們的業者與賣家真的太厲害,太會搶貨,當國內出現多到賣不完的原產株時,其他國家肯定是一株難求。從這個角度來看,一窩蜂都賣同樣的塊根不稀奇,但是把原本很有賺頭的賣方市場搞到供過於求,甚至要降價賠售,應該也算是國外少見的奇特現象吧!當然,這也存在另一種可能,其他國家的業者都不想要的,哪個市場最熱,盤子最多,就把貨都往那裡倒。 商品導向 有貨的人最大 對於國外的賣家或是產地的植物獵人,誰手上掌握貨源,誰在野外挖到群聚的野生塊根植物尤其是稀有的物種,就像找到金礦、挖到石油一樣,各國的買家、當地的其他植物貿易商、大盤商

國內進口塊根市場現象 「公分計價」

對於近來進口塊根在國內流行後出現的一些市場現象,在前一篇分享中提到了個人對於「乾貨促銷」的看法。在進入下一個主題前我想再簡單說明一下,個人並不反對買賣乾貨,事實上我也買乾貨,過去也曾經賣過乾貨,因為看到有花友買回去養掛了反而對植栽沒自信,後來就盡量不賣乾貨了。至於「乾貨促銷」,我希望傳達的是:(1)要有把握種活才買,不要一窩蜂也不要貪便宜,(2)不要用乾貨的價格去衡量該品種的價值,是你撿到便宜不是別人的貴,一分錢一分貨肯定有道理,(3)除了價格便宜好入手的植株,也期待國內市場能出現更多品相及品質更優的精品植株。 國內進口塊根市場由於「乾貨促銷」的出現,賣家在販售乾貨時習慣以公分計價,也就是上架的植株不分品相、形態,僅以塊根直徑或植株寬幅,按照每公分的價格來訂價。 坦白說,如果消費者或花友能接受這種計價方式,只要買賣雙方有共識也沒什麼不好。然而,「公分計價」之所以會成為我心中奇怪的市場現象,是因為「公分計價」本身是一個過度簡化的計價標準,在國內似乎已經被過度引用。甚至是在不了解價格背後意義的情況下,就直接被拿來當成殺價、比價的依據。 決定原產株價格的主要因素「物稀為貴」 說到進口塊根也就是原產株的價格怎麼訂?簡單地說,就是「物稀為貴」。植物的品種越罕見價格越高,在原生地的數量越少價格越高,母株比雄性少又能結果價格較高,出口管制越嚴苛的植物價格越高,個體越大越少在市場上看到的價格越高,品相越好的越難得的價格也越高。所謂「物稀」並不單指品種的稀有度,而「物稀為貴」也並非適用於所有植物,必須是值得收藏,有園藝栽培或觀賞價值的物種,隨便拿棵青菜蘿蔔就算種到跟人一樣高也是秤斤賣。 雖然植株的大小可能是影響價格的因素之一,但體型大小要達到「稀有」的程度也絕非易事。不同的物種,標準也不一樣,通常生長速度越慢的品種,大棵的年紀越大越難得,其大小對價格的影響力就越大。反之,那些一眠大一寸的,太大還被嫌佔空間。此外,不同的因素對價格的影響程度也不會相同,譬如小一點但品相佳和大尺寸卻品相差的,我寧可多付一點錢選前者。 以公分當基準只有非洲蘇鐵? 國際植物市場上會普遍使用每公分的單價來販售的只有非洲蘇鐵,由於都是瀕危的物種數量極少,加上植株本身長得慢,有的每公分要價臺幣三四萬以上,如果直接告訴你一棵的價格可能當場把人嚇跑。然而,即便蘇鐵是以每公分的價格報價,植株的大小也並非決定價格的唯一考量

國內進口塊根市場現象 「乾貨促銷」

身為塊根植物的死忠愛好者,為了找尋心中的夢幻逸品,過去十多年從國內到國外,從歐亞大陸到東非、馬達加斯加。為了第一手擁有隱沒荒野的極品,熬夜透過視訊穿越地心到地球的另一端與正在非洲草原待命的生態導遊和植物獵人循著地圖走過許多毒蟲瘧疾肆虐的地區挖樹根。回顧這一路對原產塊根的癡狂以及塊根植物在國際市場的起伏與消長,一方面歡喜迎接國內進口塊根植物久盼的春天,另一方面也希望扮演好資深花奴的角色,為了國內進口塊根更好的發展,與花友一起剪修雜枝,去病除蟲,為盛夏預作準備。對此,我想陸續從三個面向不同的議題來分享一些觀察和心得,而第一個浮出腦海的就是國內特有的「乾貨促銷」。 科技與全球化打開國內塊根市場 國內塊根植物的流行和越來越隨處可見的塊根原產株,之所以會有今天的局面,並不是因為原生地的植物繁殖過剩,也不是國際間對植物交易、運輸的限制鬆綁。事實上,在非洲、中東、中南美洲等植物原產地,花友所喜愛的野生植物數量尤其是中大型個體一直在減少,當地政府對於保育區的維護和野外採挖的規定和糾察也越來越嚴厲。既然如此,為什麼過去國內的進口塊根市場如此貧乏,在國內幾乎看不到也買不到,但最近又突然發展到幾乎隨處可見呢? 我猜你一定想不到,國內進口塊根能見度與發展比其他鄰近國家慢半拍的原因之一,其實是傳統農業封閉環境下從業者及多數國人的「破英文」。這麼說一定會引來爭議,但是從這兩年與國內一些傳統園藝業者的交流中,讓我深深感受到他們之中許多前輩對語言能力不足的無奈。 真正讓進口塊根在國內快速興起的是網路科技的進步以及國與國之間越來越短的距離。國際間頻繁的網路溝通以及手續簡便的跨國交易,加上新世代植物賣家克服了傳統園藝業者在外語溝通能力上的制限,才促成越來越多人嘗試將國外的塊根植物引進國內,加上這兩三年來源自日本的潮流及塊根文化紅遍全台。對喜愛植栽特別是塊根植物的花友來說,現在是國內進口塊根市場最繁榮的時代。然而,對於仍持續增加中的進口塊根業者與賣家來說,現在也是國內進口植物市場有史以來競爭最激烈的戰國時代。 市場競爭從現在社群媒體上多到來不及認識的網路賣家以及一間接著一間開的植物販售實體門市就能看得出來。坦白說,國內的植物市場並不大,而賣家能像這樣在短期間內爆增,數量之多、速度之快,不好說是「台灣之光」但也應該是「台灣奇蹟」了吧!只是類似的奇蹟,過去在寶島出現也不止一次,回想過去不也瘋「蛋撻」、瘋「甜

再訪「陽明園」:轉型中的巨人(下)

過去台灣在植物栽培的技術上也曾經有過光輝的歷史,記得在我小時候,祖父曾在老家四合院的偏廳種滿一盆盆蘭花,那時就常聽人說台灣是蝴蝶蘭的王國。幾年前在拜訪泰國的羊角沙玫繁殖場時,從當地的園藝業者口中聽到「你們台灣有一個陽明園很會種沙玫」,雖然那個時候根本不認識陽明園,當下心中還是湧出莫名的感動,心情就像在奧運會聽到國旗歌。 然而,不論是蝴蝶蘭還是沙漠玫瑰,和許多傳統農業一樣都面臨極大的國際競爭與市場考驗。過去業者經過不斷改良辛苦培育出驚艷國際的新品種,很多因為國外競爭者複製並大量繁殖,讓原本投入多年心血的本地業者欲哭無淚。而國內傳統農業栽培生產的方式,隨著時代改變,逐漸也無法與國外大企業的產銷競爭。 傳統園藝栽培面臨市場考驗 兩年前第一次拜訪陽明園時就被園區一望無際、座座相連到天邊的溫室所震撼。不但是我在國內外參訪過佔地面積最大的溫室園區,也是我見過數量最多的沙漠玫瑰。而這次來到全新落成的里港園區,即便園內沒有對外開放的廣大區域都還是以栽種沙漠玫瑰為主,從全新規劃的植物販售區和室內外造景花園都可以明顯看出陽明園張老闆拓展其他多肉塊根領域的努力和企圖心。 陽明園所培育的沙漠玫瑰主要提供外銷市場為主,除了亞洲鄰近國家,銷售最遠到達俄羅斯以及南美洲。雖然每筆海外訂單動輒成千上萬棵,由於目前沙漠玫瑰本身市場價格不高,外銷價格每棵可能不到台幣百元,但植株從小拉拔到大需要花費的養護成本每棵都少不了。這種情況下,種越多代表植株養護和溫室營運的成本也越高。由於利潤微薄,就算賣很多,獲利也有限,相較之下單位面積土地所創造出的利潤遠低於目前市場上流行的其他塊根植物。相信張老闆在轉型經營其他塊根植物這段時間應該有深刻的體認,講白ㄧ點,賣一卡車沙漠玫瑰的獲利可能還不如賣一棵園區內造景花園裡的植物。 進口原產株市場隱憂 從旁觀者的角度來看陽明園現在的轉變,個人抱著肯定與期待。目前進口原產株在市場上的隱憂,也許就是巨人轉型的機會。 隨著進口塊根植物受到市場關注,網路賣家和實體店面也爆增,市場競爭非常激烈。加上這幾年有國內進口植物業者不時以較大量的進口乾貨低價搶市,不論品相都以公分計價,許多花友特別是剛入坑的新手在經驗不足、預算有限下,紛紛以較小的原產株或幼株作為入手的標的。然而,在產地這類個體較小、不分品相,不可挑選直接批售的植株,過去多半是在國外植物市場或產地乏人問津或是篩選後剩餘的植株,最後降

再訪「陽明園」:轉型中的巨人(上)

也許是因為生活總是圍繞著植栽與植物,隨著季節變換,從生長期盼到另一個生長期,日子似乎也過得特別快。一晃眼離上一次拜訪「陽明園」已經兩年過去了。記得上一次拜訪時,參觀了高雄橋頭以及屏東里港兩個園區,當時的里港園區還正在興建中,特別是針對多肉塊根植物全新搭建的開放式溫室和造景花園,在當時都還只是陽明園張老闆心中的願景罷了。 這次再度來到陽明園,園區已經完全遷移到新的屏東里港園址,而原本位於高雄橋頭舊園址的栽培溫室目前已經改由親戚在經營。即便是在里港單一園區,陽明園依舊是我目前所見在國內佔地面積最大的多肉溫室農場。與兩年前相較,當初張老闆口中的開放式多肉塊根溫室以及造景花園如今都一一實現了。但這個原本國際知名的沙漠玫瑰培育中心的轉型,如今也顯得更加迫切而且必要。 蝦毀!「塊根王只說好話」? 上次到訪時由於張老闆正忙著新舊園區的搬遷,當時並沒有太多時間交談,而且那時的他曬得一身黝黑油亮,一臉嚴肅,似乎並不健談。這次很高興終於有機會與這位台灣塊根界元老級的前輩有更多的交流,一掃我原本對他木訥的印象,除了優惠價格給得很硬外,他本人出乎意料地幽默健談。 提到「塊根王」,張老闆的評語是「文章寫太長」、「都只說好話」,令我當場汗顏。往好處想證明這位前輩真的有在關注,但網誌的內容要寫得長還必須在主題值得大書特書的條件下才行。這次在陽明園的所見所聞勢必要分成(上)、(下)兩篇才能完整介紹。至於所謂的「都只說好話」,應該是只說實話吧。「用鼓勵代替批判」、「以事實取代流言」是基本原則。既然張老闆想聽「壞話」,就讓我從這篇對陽明園的介紹開始吧! 台灣最早的安博棒錘樹 利用假日閒暇時間參訪各地的觀光溫室苗圃是很多花友都會做的休閒活動,但除了觀賞現場美麗的植株外,有多少人會直接找老闆或溫室主人聊聊呢?他們不僅是植栽技巧的活字典,有些資深的經營者更是歷史的見證者,像張老闆這樣資深的前輩,真是臺灣植物界的「活化石」啊!(這算壞話嗎?開玩笑的啦!) 兩年前當我第一次拜訪陽明園時,兩個園區裡栽種的大型安博棒錘樹就令我十分印象深刻,原因是這裡的安博都超級大棵,主幹基部很圓很肥,主幹表皮看起來白帥帥,幾乎就是原產株的型態。要知道安博棒錘向來都是國內管制進口的植物,除了種子外,無論成株、幼苗一律禁止進口,而目前在國內少數歷史悠久的多肉塊根園藝苗圃中所能見到較大棵的安博棒錘樹,其由來就是從陽明園張老闆早年國內第一

「玩塊根」的代表 : 「豆豆龍」的私人葡萄園

近來隨著多肉塊根植物逐漸流行,越來越多喜愛植栽或是追逐潮流文化的朋友也開始種塊根、玩塊根。也因為越來越多人加入,讓這個原本只是栽種植物的園地變得更多元、內容更豐富,不僅植物的選擇性變多,還衍伸到盆器、植栽工具、飾品、服裝,甚至藝術創作等不同領域。大家都愛塊根、種塊根,但每個人玩法未必相同。 經營「塊根王」這幾年很慶幸剛好搭上這股潮流,讓我有機會認識到來自不同階層、不同領域但都喜愛塊根植物的新朋友。他們之中少數是在植栽這個領域已經累積數十年經驗的前輩、大老,透過他們的指導,讓我從植栽的興趣中學習到更多寶貴的知識和技巧,也不時提醒我經驗分享的重要。然而,這些因植栽結緣的朋友中,其實絕大部分都是剛入坑的新手。看著他們如何開始一步步發展植栽的興趣,也讓我看到從塊根發展出的無限可能。其中要介紹的這位花友「豆豆龍」也是近三、四年才剛入坑結緣的朋友,看著他一路走來對植栽從好奇與困惑到滿滿自信,植物的收藏也從單純廣泛的喜愛到更專注、更專業。這樣的例子,坦白說在眾多新朋友中屈指可數。 新手入坑 易放難收 經驗告訴我,一旦喜歡上植栽並對特定物種產生興趣,入了坑就很難回頭了。所謂「入坑」指的是喜愛並開始收藏某特定植物類別或物種,像是蘇鐵的坑、觀葉的坑、塊根的坑等等。而「坑的大小」通常代表這類植物品種的多少或是受歡迎的程度;「坑的深淺」則是指這類植物的價格,跳進越深的坑越傷荷包。 這些年來看到不少花友從這個坑跳到另一個坑,或是同時腳踏越來越多坑。也有因為個人因素脱坑將手上植株全都處理掉,但不久後又再次入坑的。直至今日,我還未曾看到有人真正脫坑成功,將綠手指完全洗白。大多數的花友一旦入了坑,植物通常是看了喜歡就收,看到其他人買也搶著買,越收越多,即使多到沒地方放,就像衣櫃裡的衣服一樣,永遠少一件,也永遠有地方可以塞。唯一能夠讓人踩煞車的,只有在荷包見底的時候。 記得剛認識「豆豆龍」時,由於栽種空間僅限於自家曬衣後陽台,而且四周都被鄰居牆壁封死如同一座天井,白天都靠植物燈補光,夏季更是高溫悶熱。在植物的選擇上受限於空間,一開始便鎖定以中小型的精品塊根作為收藏對象,像是一些大戟、橄欖和象足漆樹等。然而,原產植株的媚力往往更能展現在較大型的個體上,追求獨特又口袋深的玩家根本無法抗拒。記得一年前來到這個後陽台時,層架上早已塞滿,一些大型的個體也只能先擺一旁。當時我心想,接下來勢必要擴建陽台了。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