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發表文章

目前顯示的是 1月, 2022的文章

「這是實生還是原產株?」這樣問對嗎?

常有花友在挑選植株的時候會問,是「實生」還是「原產株」?甚至比較資深的玩家也這麼問過。記得剛聽到時我還蠻納悶,因為一般在問是 A 還是 B 時, A 與 B 所代表的通常是指在同一件事或同一個主題下相對的或是不同的選項,譬如談身高是「高」還是「矮」?談身材是「胖」還是「瘦」 ? 但是「是實生還是原產株?」就像是在問「是高還是胖 ? 」,聽起來就是有點怪怪的。 被問了幾次之後我懂了。原來,多數提問人想問的其實是「這是本地栽培的還是進口的?」。他們以為「實生」就是在國內育苗繁殖的,而「原產株」就是進口的,這樣解釋並非完全正確。以下就來介紹幾個花友們常會提到或聽到的詞彙,看看它們所代表的意義跟你的理解是否相同。 「實生」 「實生」指的是植物最自然的繁殖方式。植物實生是直接由種子孵育成苗株,它可能是人工播種苗或是野生的實生苗。所以不論是園藝溫室中繁殖的還是原產地野生的都可以是實生。在自然環境中野生的植物主要都是藉由種子繁殖,所以原產株和野生的植物幾乎都是實生。此外,實生苗是藉由有性繁殖得到的苗株,與實生相對的繁殖方式則是透過無性繁殖所得到的扦插苗或嫁接苗,或是從側芽分生的苗株。 就塊根植物而言,實生植株才會長出肥大的塊根。扦插株有時也會長出塊根,但可能是在更久之後。 # 實生植物不等於國內繁殖的植物 # 本地園藝繁殖培育的植物並非都是實生 # 野採的原產株幾乎都是實生 「扦插」 「扦插」也是植物的繁殖方式,與「嫁接」一樣是在人工培育或園藝栽培常用的植物無性繁殖法。扦插依照使用的部位大致有分插枝、根插、葉插等。簡單的說就是把一段植物插在介質中使其生根、發芽,然後成長開花、結果。扦插可以省掉漫長育種孵苗等待成熟的時間,是養成開花株並取得種子最快的方式。扦插同時也是取得與原植物特徵一致的最有效方法,像是從出錦斑的植株上分生出更多有錦的扦插株。 # 扦插是無性繁殖而實生是有性繁殖 # 扦插是繁殖出錦植株最有效的方法 「原產株」 「原產株」是來自特定的地區或棲息地的植物,並展現出獨特的外觀型態,通常是從地理上植物自然分佈的原棲息地出口到本地的植株,特別是那些從野外自然棲息地採集的植株。不過原產株有些是採集後先在當地的園藝農場栽種一段時間後才販售出口,也有不是野外採集,而是直接在當地的農場透過人工繁殖養大後再販售出口的植株。因此,在本

塊根三兄弟的歐洲驚魂記(三)

「不經一事,不長一智」,人總是從失敗和痛苦的教訓裡學到經驗,雖然累積經驗可以增長知識,避免不愉快或錯誤再發生,但這些大多是在遭受了磨難和苦痛之後。有沒有想過,在生活中有更多是我們習以為常或是認為理所當然的事,真的都跟我們所認知的一樣嗎? 塊根三兄弟這趟多災多難的旅程,從原本預期的三、四天,如今已超過兩個月。原本單純的植物外銷出口遭拒轉為原貨品退運,想不到回到國內又被當成是進口貨物,多繳了稅金,還要尋求報關行協助。 植物的進口報關手續分成兩部分:清關和檢疫 一般植物的進口報關手續包含兩個部分,ㄧ是貨物清關,主要由海關人員來負責,主要是在確認進口貨品內容及數量,並計算和收取進口關稅。另外,海關人員也會特別針對 CITES 所列管的植物審查相關的證件。由於 CITES 相關業務是由經濟部國貿局管轄,所以由海關人員負責執行。此外,植物進口報關必須完成的另一部分是植株檢疫,這部分是由機場的檢疫站來負責,是農委會的下屬單位,主要是要確認進口植物的品種及現況是否符合檢疫規定、杜絕境外植物病蟲害隨植株入境,並審查相關檢疫證明文件。 塊根三兄弟退運返台後改以進口貨物報關,繳完關稅後清關作業就算完成,最後只要完成植物檢疫就能回家。這一關最難,因為桃機檢疫站是出了名的龜毛加機車。。。 是誰退運了塊根三兄弟? 桃機檢疫站對塊根三兄弟提出的第一道題是要求解釋為什麼會被退回?打從三兄弟出發到歐洲一路上接著退運返回桃園機場,所有與三兄弟相關的問題以及處理全都是透過 DHL 客服人員轉述,包含三兄弟在歐洲當地機場海關通關受阻的原因也是透過 DHL 以電子郵件告知。其中還引用部分「原文」來說明。只是,當檢疫官要求這個退運原因必須是由歐洲當地海關也就是官方代表來說明時,三兄弟回家的最後一哩路突然風雲變色,前途茫茫。 DHL 通知的郵件內容不是有直接摘錄退運原因的「原文」嗎?就直接把該原文的原始出處或是電子郵件提供給檢疫官不就可以了嗎?我心裡是這麼想的,當然也隨即聯繫請 DHL 提供。沒想到我認為很單純的一個小小的請求,後來變成要天天問、天天催,還要不到。就這樣拖了一個多禮拜後終於有了讓我捶胸頓足的答案,原來 DHL 在電子郵件裡所摘錄的「原文」並非我所想的,是歐洲當地海關所發出的拒絕入境通知的「原文」,而是 DHL 內部的溝通訊息罷了。接著更扯的是 DHL 竟然拿不出任何由

塊根三兄弟的歐洲驚魂記(二)

用盡所有努力都無效的情況下,塊根三兄弟在歐洲當地機場硬是被滯留了兩個多禮拜,為了確保在密閉紙箱中裸根包裝的三棵植株能健康的活下去,在出發後的第三週不得已只好取消這趟行程並與 DHL 簽署退運同意書, 盼能盡快結束這段航站孽緣。 退運還需要當地海關審查? 原以為遞交退運同意書後,塊根三兄弟就可以即刻原裝運回,不料等了又等,遲遲不見 DHL 確認回程貨運單。據 DHL 客服轉述,退運的貨品在當地海關仍需要走完退運審驗流程,可能會多耽擱幾天。雖然心中滿是疑問與不悅,為何叩關時已經審查了大半個月,如今被迫打道回府又還要再審?無奈既然 DHL 這麼說,也只能默默地接受了,就這樣三兄弟又多待了一週才順利搭上 12 月初的航班返台。 從 11 月初塊根三兄弟啟程前往歐洲到中途返回桃園機場,三兄弟已經裸根被軟禁在紙箱中整整一個月了。記得在 11 月初塊根三兄弟啟程前往歐洲時,是由 DHL 直接到府收件,如今中途退運遣返,理所當然就該直接送到家吧,我心裡的確是這麼想的。 蝦毀! DHL 無法協助植物報關? 按照返台貨運單上的時程規劃,塊根三兄弟應於 12 月 5 日返抵桃園機場貨運站,滿心期待很快就能收到植株。經過了這一個多月的折騰,要不擔心塊根三兄弟的建康狀況是不可能的,只是沒料到,都已經回到了國內,這一等又是一個禮拜過去了。 「什麼? DHL 無法處理植物報關?」, DHL 在貨物落地一週後才由客服人員來訊告知無法協助進口植物的通關作業,貨主必須自己找能代為處理的報關行來協助通關。老實說,收到通知當下心情真是七上八下,「可以幫我寄出去為何不能幫我送回來?」,「不能協助報關為何不早點說?」,「臨時要我去哪兒找能處理活植物的報關行?」。找報關行處理意味著又要多一筆花費,早點知道說不定就不退運直接在歐洲銷毀還比較省事,還虧少一點。 幾年前頻繁進口植物時,總希望能有合適的報關行來協助辦理植物清關手續,卻遍尋不著。現在為了退運通關臨時要找,無疑是雪上加霜。總之,關於報關行也是一波三折,細節就先跳過了,好不容易透過朋友轉介再轉介,很幸運能在短時間內找到並且開始辦理塊根三兄弟的通關手續。只是這一搞下來,三兄弟滯留在桃園機場的時間眼看就要超過在歐洲的時間了。 明明是出口後退回的貨物還要繳進口關稅? 「中華民國萬萬稅」果真是名不虛傳。明明是前一個月才出口的植株,

塊根三兄弟的歐洲驚魂記(一)

雖然紅葉西番蓮、五加科塊根和龜甲龍這三個難兄難弟幾年來都安穩地生長在園子裡不同的角落,彼此間並沒有什麼交集,直到去年十月,關愛的眼神同時掃向他們,三兄弟開心地準備結伴移居歐洲。這趟旅程對他們來說應該是輕鬆無憂的,因為先前同在園子裡的鄉民有不少已經移居過去,算算塊根三兄弟這團已經是第五批了,對於行前的準備早已駕輕就熟。 EMS 國際快捷包裹與 Air cargo 航空貨運 一般來說,跨國的植物交易在運送上主要考量的是時間和運費,運送方式的選擇大多以 EMS 國際快捷包裹和 Air cargo 航空貨運為主,兩者最大的差別在於貨物體積重量上的限制。透過郵務系統運送的 EMS 適合小量且總重較輕植株的運送,費用一般會比航空貨運高一些,送達的時間雖然可能晚幾天,但可以直接送到指定地點。由各家航空公司經營的航空貨運則適合運送較大量且總重較重的植株,重量越重,單位運送成本越低,且抵達目的國的時間最短。只是航空貨運抵達目的國機場後還有繁雜的報關手續,時間上會再耽擱幾天,如果委託報關行協助清關手續,又會增加一筆費用。 塊根三兄弟這次去歐洲也算是奢華之旅,因為他們的新主人特別指定使用 DHL Express 國際快遞。如果只是運送一般物品,從本地運送到歐洲只需要兩三天,但是費用會比 EMS 國際快捷包裹貴上好幾倍,常會遇到運費比商品價值還高的情況,對於降低整體植物採購成本無疑是雪上加霜,因此並不常被使用。 歐洲行莫名止於當地機場 原本懷抱愉快的心情於 11 月 3 日正式踏上旅途,並且在三天後就抵達歐洲當地機場等候通關檢疫,沒想到這一等就是一個多禮拜,而當地機場也成為塊根三兄弟此次造訪最遠的地方。 即使在這之前已經有四次成功過關的經驗,透過 DHL 的轉述,當地海關認為檢疫證名內容陳述不夠詳盡,因此拒絕接受塊根三兄弟的檢疫證明文件,並且堅持不接受任何修改或補證直接要求退運。直到 11 月中旬,在多次透過 DHL 及當地買家與相關單位溝通未果的情況下,最後還是決定請 DHL 先安排三兄弟返國,畢竟植株的健康狀況還是最需要關心的。只是,原以為整件事可以先告一段落, DHL會 盡快將旅程受阻的三兄弟送回家,萬萬沒想到這卻是一連串惡夢的開始。。。(待續)

雪葉西番蓮Adenia perrieri 休眠期養護

有持續關注塊根王網誌的花友應該有印象,之前其實已經發過幾篇雪葉西番蓮相關的分享與介紹。本篇的標題雖然是植株休眠期的養護,這應該是針對雪葉西番蓮相關分享的最後一篇發文,藉此也分享一些之前沒提到過的栽種心得與經驗,希望這些關於雪葉西番蓮的介紹能讓花友在挑戰這個品種時立於不敗。 休眠期外觀回歸原點 一般來說,除非是在生長季節直接購買穩根不脫盆的植株,不論買的是實生、插枝,還是原產株,剛入手的雪葉西番蓮大多看起來只是一根枝幹,這不只是為了包裝寄送方便,植株在休眠時就差不多是這個樣子。 雪葉西番蓮雖然是攀藤類植物,在夏季生長期會從主幹頂端生長點冒出細長的枝條向四周攀爬,或是懸空隨風搖曳,擺動片片雪葉。這樣的畫面隨著天氣漸漸轉涼,雪花般的葉子會枯黃掉落,而這一季新長出的枝條也會從末梢開始逐漸枯乾,有時會一路往回枯乾到主幹頂端的原生長點,等於前一季新發展的枝幹完全枯光,或是只剩一小段。因為這個緣故,要將雪葉西番蓮栽培到枝葉茂密並不容易,每到植株休眠,除了主幹變粗,其餘幾乎回到原點。 這也許是為了渡過漫長休眠期自保的一種方式,畢竟雪葉西番蓮並沒有肥大的塊根能夠儲存養分,自斷枝葉能夠大大降低內耗。 全年都愛水 通風很重要 如果你以為休眠中的雪葉西番蓮沒枝沒葉都在睡覺,那就給「休眠」字面上的意思給誤導了。只要植株的根系健全,就算只剩一根主幹,植株還是能繼續生長,尤其是較小的個體,以一棵主幹直徑約 5mm 粗的插枝苗為例,經過一個生長期和休眠期後,要長 3 倍到 15mm 不是問題,即使是在植株休眠期間,主幹還是繼續加粗。不過主幹越粗的植株增長的幅度越不明顯。 即使是在休眠期,定期澆水還是不能間斷,一旦介質太乾或乾燥時間太長,根部容易萎縮影響吸收的功效。此時的植株只剩一根主幹,對水的需求量較小,務必要將植株移至通風良好的遮蔭處養護,避免因水氣蒸散不易而生菌,影響植株健康。 從主幹表皮也能分辨葉的型態 之前曾經介紹過雪葉西番蓮在葉子的型態上有相當大的個體差異,雖然都是雪花般的葉形,有的葉片上鏤空面積較小,葉形較為圓潤。有的則鏤空較多幾乎只剩葉脈,變異相對大蠻多。 雖然葉子形態的表現最終還是要等實際長出來才知道,在觀察比較過一些案例後,可以確認的是葉形的變異程度似乎從新生的枝幹上也有跡可循。葉形變異較大也就是葉面鏤空較多的植株,在其枝幹上,特別是新長出的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