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發表文章

目前顯示的是 4月, 2023的文章

象足漆樹的「棒棒腿保衛戰」

不要誤會,這不是新貨上架喔!雖然家中陽台之前也曾被巨無霸級的象足漆樹佔領過,像這樣被一般尺寸的植株攻佔還是第一次,地板上排滿一棵棵剛從機場清關領回準備仔細檢查並進行後續處理的「棒棒腿」象足漆樹。 早早就開始跟時間賽跑 沒錯,每一棵都是帶把的新鮮象足漆樹,有的還帶著綠葉,一路從馬島空運抵台,從裝運上機、轉機、檢疫、查驗通關,最後清關領回,這段路程一共花了8、9天,有經驗的應該知道,這已經可以算是馬不停蹄了,而且還是赤兔馬等級的神駒才能辦到。然而,即使打從一開始就努力跟時間賽跑,開箱後很多不是切口處發霉,就是從棒子末端開始往上黑到裡面,有的甚至還出現像醬油膏般的樹脂滲出,必須立即切除乾淨,消毒殺菌後再觀察。 血腥的戰役才要開始 原本心情既開心又興奮,中午剛過也沒想到已經錯過午餐時間就急著將這批新鮮貨帶回家。到家後一邊把植株從紙箱中取出透氣,就地直接在通風的陽台擺起地攤,一邊仔細檢查每一棵植株的狀況。然而,就從那一刻起,四周的空氣彷彿急速凝結,心情頓時變得沈重,「棒棒腿保衛戰」進入了面對面的肉搏戰。 一棵棵該砍的砍,該切的切。心情從一早出門時的期待又緊張,接著興奮地催油門回家,卻在開箱後開始越來越沈重,等到植株全部都處理完一輪,陽台外面已經過了黑夜來到另一個白天,此時才驚覺自己雙腿已經發麻,從前一天下午開始就一直站在水槽旁處理一棵接一棵的象足漆樹,沒離開過,也沒坐下過。玩植栽那麼多年,處理過不知多少植株剛收到才發現的大大小小問題,那天的經驗真的讓我永生難忘。 象足漆樹乾貨的「存活率」有多少? 剛進口的象足漆樹難處理,不易發根且存活率低,這些都早聽說過不知多少次。之前去泰國拜訪當地的一些進口植物業者時,就常常看到園子裡的角落堆滿象足漆樹的標本,很多泰國當地業者自馬島進口植株嘗試發根,結果幾乎都全軍覆沒,最終沒有一棵能幸運活下來。但畢竟這些都只是在聽別人的故事,直到自己必須親自面對,才真正體會原來象足漆樹乾貨真的那麼難搞。 提到無根進口象足漆樹的存活率也就是發根率,讓我想到一件有趣的事。關於最終能夠成功發根存活下來的植株比例有多少一直都眾說紛紜,就我過去所聽到的版本,馬島的植物出口商說大約30%,泰國的植物賣家說大約10%,日本的買家則說約20%,而我最近一次聽到剛進口一批植株正在進行發根管理的台灣本地的賣家前輩提到,他估計發根率大約50%,當下聽了真的覺得好棒棒,我們又是「

玩植栽可以無負擔?

大多數花友喜愛植栽、喜歡植物都是個人興趣,把栽種植物當作是一種嗜好或是日常休閒的一部分。植栽應該是能夠豐富生活,緩和緊張和壓力,讓我們更輕鬆自在過生活不是嗎?然而我們卻往往因為對植物太投入或太過執著,忘記當初為什麼會讓我們起心動念開始接觸植栽。我也不例外,從一開始只是為了綠化住宅空間,到後來著了魔似地到處找尋珍稀物種。雖然讓我從什麼都不懂的植物殺手漸漸變成有點兒像樣的綠手指,但這段過程一點都不輕鬆,也質疑過自己為什麼要花錢買罪受?直到最近幾年才慢慢釋懷, 能夠用比較輕鬆自在的心態來延續對植物的熱情。 從這些年與花友的交流中,我發現花錢買罪受的人其實不在少數。正所謂「千金難買早知道」,自認也是繳了不少學費才勉強畢業,如果時間能重來,我會讓自己玩植栽玩得更開心,玩得沒有負擔。玩植栽之所以會產生負面的壓力,追根究底不外乎兩個原因:一是口袋不夠深卻跳進無底深坑,二是沒信心怕把植物養掛。 購買時經濟壓力越大 之後栽種壓力也越大 為了真愛而傾家蕩產的故事在電視劇裡看過蠻多,但如果只是為了買植物搞得自己三餐不繼,或是必須在老婆面前躲躲藏藏實在沒必要。每當我遇到想購買植物的花友詢問是否能分期付款,或是等到下次發薪日再付款時,都會建議對方先別急著買。通常在經濟拮据狀況下購買的植株,之後照顧上的壓力特別大,植株身上任何一點風吹草動,都會讓人豎起神經,真的就是花錢買罪受,何必呢? 當然,為了減少金錢上的負擔而先選擇較小的植株或小苗的確是一個辦法,但如果你不是「只在乎曾經擁有」,買小苗往往也只不過是暫時止渴罷了,有一天會知道這筆「小錢」其實是多花的,因為原本想要的最終還是會買。 種得好不好不是靠運氣 過去在國外或是原產地搜尋稀有逸品的過程中,每每找到特殊品相或罕見物種都特別開心,也讓自己陷入不斷地燒錢找植物的漩渦中。其實,植栽帶給人真正的樂趣和成就感並不是來自他人對你植物收藏的羨慕與讚嘆,往往一句「有錢真好」就抹煞掉你所有的努力。然而,唯有能夠親手讓植物長好長美,才是讓植栽這個個人興趣和喜好能繼續發展下去的動力。 一般來說,在正常情況下植物對生長和對環境的適應能力都不致於太差。特別是多肉塊根植物,在原生地乾旱的沙漠周圍或是險峻風強的岩壁上都能活得好好的,怎會一到手沒多久就被養掛呢?如果搞不清楚原因,除非脫坑,養掛的壓力永遠不會被解除。 植物會種不活一般都脫離不了以下幾個因素: (1) 植物

「塊根乾貨」該如何挑選?

每次分享自己在植栽這個領域的心得,一面構思文章的內容段落,同時也反覆回想腦中過去十多年來的記憶,經驗分享漸漸也變成一種念舊與自省。小時候討厭寫作的我似乎也因此喜歡上爬格子。這大概是植物帶給我職業生涯新的斜槓人生外,帶來的另一個改變。之前開車上路都利用等紅綠燈的時間調整剛拍好的植物照,最近好像都忙著趁倒數讀秒校對剛寫好的網誌。幾天前才剛發表了選購「橄欖乾貨」的心得與建議,心裡又開始嘀咕是不是也該談談「塊根乾貨」該怎麼挑選? 關於「象足漆樹乾貨」 看到最近陸續有賣家促銷剛進口的象足漆樹,在進入「塊根乾貨」的主題前,先補充一點個人對象足漆樹乾貨的看法。 應該是因為近一兩年來小型的象足漆樹在市場上流行,花友和賣家也逐漸學習到購買時要注意靠近根部的切口,看看切面是否正常。但是象足漆樹染菌不一定是從根部開始,偶爾也會出現由上部枝條向下蔓延的案例。而根部切面是否新鮮,除非已經冒出根頭,最妥當的做法還是現切檢查。由於市面上的小型個體上架時根部大多已經切到底,賣家會配合再現切檢查的機會不大。不久前剛分享了一些個人對於挑選橄欖乾貨時值得特別注意的地方,對於同是木本植物的象足漆樹應該也能參考。唯一需要特別提醒的是,象足漆樹的「保鮮期」應該比橄欖更短,原因並非在於水份流失,而是染菌蔓延的速度,一些原本根部留得短的個體,大約一到三週染菌的狀況就蔓延到肥肚裡了,該切卻捨不得切,一眨眼就無法挽回了。 怎樣的象足漆樹最新鮮?有一個鑑定「新鮮度」的方法,那就是「表皮的顏色」。別以為長滿疣粒的象足漆樹的外皮跟百歲人瑞一樣老摳摳,其實它的外皮特別是疣粒的凸起其實超水嫩,新鮮表皮含水頗高,木質化的程度也比較低,就是這樣才導致象足漆樹容易染菌而且蔓延快速。新鮮的象足漆樹淋濕時,原本棕灰色的外皮就會透出像醃漬桃子般的青綠色且帶點透明感。也像是翡翠或碧玉的原石,原本看起來平凡無奇的石頭,過了水就隱約透露出內在綠色的光澤。沒錯,那就是新鮮象足漆樹表皮的顏色,如果你的象足漆樹乾貨泡濕了還是只有一般樹皮的顏色,那最好有心理準備了。 塊根乾貨狀況因品種而異 長葉不一定發根 反覆思考「塊根乾貨」該如何挑選才發現,這真的是一個很大的題目。市面上常出現的「塊根乾貨」品種實在太多,必須關注的地方也不盡相同,很難以一概全。只能從挑選一般的塊根乾貨需要注意的地方談起,再針對市場上相關的熱門品種來補充,特別是西番蓮塊根、大戟科,以及

「橄欖乾貨」該如何挑選?

近來越來越多進口植物賣家販售「乾貨」,尤其當販售的剛好是受歡迎的品種,加上前所未有的超低價,往往能掀起一波搶購熱潮,上百棵植株一下子就被一掃而空。當然,佛心的賣家除了藉此贏得掌聲,即使沒能大賺一筆,應該有機會回收至少兩倍本金,更重要的是卸下植物在自己手上掛掉的重擔。這儼然是買賣雙方皆大歡喜「雙贏」的銷售模式,也難怪越來越多賣家投入販售乾貨的行列,而販售乾貨也成為經營植物買賣要能達成「保本」甚至是「穩賺」的必經之路。 對於購買乾貨的花友來說,心心念念的都在之後的「發根」上。植株買回家才擔心接下來該如何發根,選購前卻不知道要如何選擇。然而,多數花友看待發根成功與否就像玩刮刮樂或買彩卷,發根成功就賺到,發根失敗也大多摸摸鼻子自認運氣不好罷了,這也助長了越來越多賣家敢把不良品端上架的勇氣。其實,花友很少會意識到在決定選購哪一棵植株的同時,可能已經注定了之後的成敗。 橄欖乾貨能否發根「新鮮度」是關鍵 對於進口的塊根植物,「新鮮度」通常不是問題。塊根本身儲存的養分和水份能讓植株即使在無根的狀態下還能存活相當長的時間,放著不種超過一年還是能發根。有些國外賣家還會刻意先放個幾個月讓塊根晾乾一些再販售,因為晾乾後的塊根含水量較少,重量較輕,不僅能降低運送中碰撞受傷的風險,還能節省運費。對於塊根植物來說,本身是否受傷染菌往往才是能不能存活的關鍵。 但是對於像橄欖科這類木本植物來說,由於本身並沒有像塊根一樣能夠儲存養分和水分的構造,植株從裸根或切根的那一刻起就不斷地流失水份,一旦水份流光,植株就只剩乾柴般的木質化纖維。因此,「新鮮度」絕對是橄欖乾貨能否發根存活的關鍵。一般來說,橄欖乾貨最保險的「保鮮期」大約是兩個月,而這裡的「兩個月」是從植株在原產地採集或脫盆時開始計算,而非植株進口到國內才開始計算。也因為這個緣故,大部分國內賣家在收到國外寄來的植物時,根本不知道這兩個月期限的沙漏在收到植物的當下還剩多少時間,答案只有國外的賣家知道。當你聽到「新鮮貨」、「新鮮上架」或是「產地直送」,除非是運氣好遇到有信用的貨源,在供應鏈末端的賣家和買家也只能從植株本身的狀況來做判斷。 選擇的重點應該是較高的存活率而非美型 在選購橄欖乾貨時,除了價格,植株的外型往往是主要考量。通常橄欖乾貨進口前都會先去葉修枝,很多花友習慣會選擇枝條較多,展枝較廣的植株,認為枝條多的比較美。事實上,橄欖乾貨到貨時,大部分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