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誤會,這不是新貨上架喔!雖然家中陽台之前也曾被巨無霸級的象足漆樹佔領過,像這樣被一般尺寸的植株攻佔還是第一次,地板上排滿一棵棵剛從機場清關領回準備仔細檢查並進行後續處理的「棒棒腿」象足漆樹。
早早就開始跟時間賽跑
沒錯,每一棵都是帶把的新鮮象足漆樹,有的還帶著綠葉,一路從馬島空運抵台,從裝運上機、轉機、檢疫、查驗通關,最後清關領回,這段路程一共花了8、9天,有經驗的應該知道,這已經可以算是馬不停蹄了,而且還是赤兔馬等級的神駒才能辦到。然而,即使打從一開始就努力跟時間賽跑,開箱後很多不是切口處發霉,就是從棒子末端開始往上黑到裡面,有的甚至還出現像醬油膏般的樹脂滲出,必須立即切除乾淨,消毒殺菌後再觀察。
血腥的戰役才要開始
原本心情既開心又興奮,中午剛過也沒想到已經錯過午餐時間就急著將這批新鮮貨帶回家。到家後一邊把植株從紙箱中取出透氣,就地直接在通風的陽台擺起地攤,一邊仔細檢查每一棵植株的狀況。然而,就從那一刻起,四周的空氣彷彿急速凝結,心情頓時變得沈重,「棒棒腿保衛戰」進入了面對面的肉搏戰。
一棵棵該砍的砍,該切的切。心情從一早出門時的期待又緊張,接著興奮地催油門回家,卻在開箱後開始越來越沈重,等到植株全部都處理完一輪,陽台外面已經過了黑夜來到另一個白天,此時才驚覺自己雙腿已經發麻,從前一天下午開始就一直站在水槽旁處理一棵接一棵的象足漆樹,沒離開過,也沒坐下過。玩植栽那麼多年,處理過不知多少植株剛收到才發現的大大小小問題,那天的經驗真的讓我永生難忘。
象足漆樹乾貨的「存活率」有多少?
剛進口的象足漆樹難處理,不易發根且存活率低,這些都早聽說過不知多少次。之前去泰國拜訪當地的一些進口植物業者時,就常常看到園子裡的角落堆滿象足漆樹的標本,很多泰國當地業者自馬島進口植株嘗試發根,結果幾乎都全軍覆沒,最終沒有一棵能幸運活下來。但畢竟這些都只是在聽別人的故事,直到自己必須親自面對,才真正體會原來象足漆樹乾貨真的那麼難搞。
提到無根進口象足漆樹的存活率也就是發根率,讓我想到一件有趣的事。關於最終能夠成功發根存活下來的植株比例有多少一直都眾說紛紜,就我過去所聽到的版本,馬島的植物出口商說大約30%,泰國的植物賣家說大約10%,日本的買家則說約20%,而我最近一次聽到剛進口一批植株正在進行發根管理的台灣本地的賣家前輩提到,他估計發根率大約50%,當下聽了真的覺得好棒棒,我們又是「第一名」!但事後我又問一次最新統計,對方只嘆氣說狀況不好,我也就沒再追問了。說真的,個人認為不管他們哪個人說的數字正確,在他們心中的實際數字一定都比嘴巴說出的還要低,這無關對錯,而是面子問題。
棒棒腿的長短有關係?
野採象足漆樹主幹向下延伸的棒子越長,想成功地在感染蔓延到肥胖的主幹前將下端受感染區域完全切除乾淨的機會就越大,因為感染的源頭大多是從最下端靠根部的切口處開始,要是向上感染蔓延到肥胖的主幹就只能看天了。
看到國內市場上近來販售的都是超便宜但缺了「棒棒腿」的象足漆樹,讓我不禁也在懷疑和誘惑之間掙扎,想撿便宜又怕踩到雷。
在馬島野採象足漆樹時,植株底下那根棒子沒有保留長一點是因為採集的工人太懶,棒子深入地下甚至岩縫中,越深越難挖,而且挖掘時不能傷到棒子表層,不然底下挖再深,棒子留再長也沒用,感染已經從表層破口處開始。
上架販售的植株下端棒子剩多少大概就指出感染到什麼程度,如果已經完全切光,到底有沒有在最後一道關卡前成功阻斷感染的蔓延就不得而知了。
此外,在國內「棒棒腿保衛戰」除了對抗病菌,還延伸出另一場戰役,也就是「檢疫戰」。「檢疫戰」的起因是國內檢疫法規及檢疫相關人員對進口植株去根以及所謂「地上部」的認定模糊。到底象足漆樹底下那根棒子算不算根?要切多少才算地上部?在沒有絕對標準的情況下,就看進口業者面對檢疫單位及法規的模糊地帶時的戰鬥力了。
顏色可以判斷染菌?
植株的切口及內部變黑是不是受到感染?答案「是的」。
植株受到感染是不是馬上變黑?答案「不一定」。
發黑壞死是染菌後的結果,植株也不會瞬間變黑,期間可能發紅,可能轉紫棕色,顏色越變越深。畢竟肉眼看不到病菌禍源,只能一邊切除已確定淪陷的部位,一邊使用殺菌劑保衛剩餘的不確定。所以,要問我切到這裡OK不OK? 不如等時間來告訴你吧。
在這場「棒棒腿保衛戰」中,那些在陽台排排站的象足漆樹除了幾棵棒棒腿必須完全截肢,直接被送進安寧病房看護,並期待能有奇蹟出現。其他在第一輪手術後還不需要切到屁股的都直接安排進入養根中心的恢復室進一步觀察。很遺憾,就像一直以來傳言中那些低到不可思議的存活率一樣,它們之中的大多數最終還是沒能熬過來。
在找健康質優的植物嗎?歡迎到塊根王官網逛逛:
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