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發表文章

目前顯示的是 4月, 2021的文章

如何挑選雪葉西番蓮(Adenia perrieri)?

雪葉西番蓮 (Adenia perrieri) 原生於非洲馬達加斯加島的一個小區域,是攀藤類落葉灌木,本身並沒有塊根,生長在樹林的底層依附周遭的林木攀爬,並不顯眼。但是,這雪花般的葉實在太美了,即使人們對它的了解不多,網路上相關資訊也非常有限,它早已是花友心目中的夢幻逸品之一。 隨著天氣越來越熱,休眠中的雪葉西番蓮也一個個醒來開始重新展葉了。不管前一年長得多茂盛,姿態多優美,進入休眠的前期,葉片和細枝早已掉光。隨著休眠即將結束,植株的主幹變粗許多,根系也更穩固了,只是在外觀上又還原成ㄧ根光棍的模樣,此時大可不用擔心,因為一旦冒出新芽,它展葉的速度可是飛快呢!有 打算入手一棵嗎?以下幾點說明 可要睜大眼睛仔細看喔! (1) 要買實生株還是插枝? 對於本身非塊根植物又是以觀葉為主的雪葉西番蓮來說,追究實生與否其實意義不大。況且原產實生株數量有限,價格也高,加上此品種插枝繁殖難度不高,要找到質優型美的插枝株也比較容易。 (2) 市場上販售的植株怎麼很多都只有短短的一根? 由於原產實生株取得不易,有些賣家會像切甘蔗一樣將植株切成許多小段,透過插枝的方式來養根繁殖。當然,該植株展葉後與原本的植株完全相同,只是就個人偏好而言,太過粗短的枝幹將來要塑形的難度比較高,需要花費的時間也比較長。 (3) 實生與插枝的差別為何? 兩者上盆後在外觀上完全相同,唯ㄧ的不同在根部,較粗的插枝株因為枝幹的切口較大,即使發根,原本的切口還是很容易辨識。如果希望插枝後根部的切口變不明顯,則必須選擇較細的枝條來扦插,這樣新長出的根就能與原本的枝幹完美銜接,幾乎看不到切口。就個人經驗, 5mm ~ 8mm 左右粗細的枝條扦插後,只需一個休眠期就有機會長到 10mm 以上,且新長出的根部不會因為原本的切口過大而看起來突兀。只不過新長出的根顏色較白,在切口上下的色差很明顯,而實生株根部的顏色較深,且無明顯顏色的斷差,這一點很難在短時間內被改變。 (4) 雪花般的葉片是不是都不太一樣? 沒錯,葉片的型態依照個體不同有非常大的差異,只能說每個人對「雪葉」偏好或審美標準不同,一般並沒有一定的標準,在選購時不妨注意一下。但是即使是同一棵植株,今年的葉形與明年休眠後再長出的葉形也未必會完全相同喔。 (5) 要選枝條長的嗎? 這就見人見智了,因爲細長的枝條或是靠近枝條尾端的部分往

當多肉遇到潮盆

最近國內似乎吹起一股潮盆風,這個由日本潮牌帶動的多肉植物熱潮一路從日本興起,吹到香港,最近又吹來台灣。記得一兩年前有朋友向我展示一個日本某潮牌的陶盆,他特地請人在日本花了近十萬台幣標購回來。實際研究了一下,個人覺得那個上了亮釉燒製的陶盆,除了表面印上的品牌識別圖案外,並無特別之處,從植栽的角度來看,用這個盆栽種的效果和用一般塑膠盆來比較應該是差不多的。 個人向來選盆的原則,是要讓盆器能夠成為一個稱職的配角,一方面要能襯托出主角植物的特色與美,另一方面又能有利於植物的生長。對於當前這股潮盆風,只能抱著喜憂參半的心情來看待。喜的是有看到更多植栽新手加入多肉栽培的行列,也帶動國內植株消費市場的買氣,而且帶來的還是消費能力較高的族群。但令人憂心的則是這股以盆為主角的入坑風潮,加上又大多是新手,實在也替那些稀有珍貴的植株捏把冷汗。 如果您也喜愛潮盆,同時又是植栽的新手,以下有幾個建議不妨參考看看: 一、潮盆先放著欣賞,即使沒有植物在裡面也很美。可以先嘗試簡單的植物栽種一陣子之後,有遇到喜愛又合適的植物時再使用名盆來上盆。 二、很多新手在替潮盆挑選植物時,都首選象牙宮,這都歸功於潮牌和潮盆的品牌圖騰設計。只是象牙宮的養護對新手來說挑戰頗高,尤其是未發根的象牙宮,建議新手不要貿然嘗試。就個人目前所見過的日本潮盆中,並沒有看到任何有利植物發根的設計,所以別讓潮盆成為植株華麗的棺槨。 三、我相信大多數潮盆的使用者都不會把昂貴的盆拿去露養植物,此時室內或半室內的栽種環境可能並不利於植物的生長。為了讓您的潮盆不至於常常換房客,除了選擇合適的植株外,適當的栽種環境您也不能不注意。 在找健康質優的植物嗎?歡迎到塊根王官網逛逛: http://www.caudexwang.com/

你買的種子是真的嗎?

最近網路上似乎出現了許多販售種子的賣家,也不乏國外過去靠兜售植物詐騙的慣犯,可能是販售假植物越來越不容易,所以改以價格較低的種子來吸引花友上當。其實,在網路上購買植物種子比購買植株的風險更高。就算收到了種子,也不能確定種子是有效的;即使種子真的可以發芽,也無法立即確認品種是不是與原本所購買的相符。等到發現自己成了冤大頭,賣家早已消失無蹤。 因此,多數人在買種子的時候都抱著買樂透的心態,花一點錢碰碰運氣,期望能夠買到賺到。萬一真的被騙,就當運氣不好,自我安慰損失不會太大。只是,有沒有想過花這筆冤枉錢值得嗎? 其實在購買種子之前,可以從幾個方面來評估賣家與種子的可信度: 賣家提供的照片是否名實相符? 交易前務必要看清楚賣家所提供的植株參考照或是種子的照片。很多網路詐騙的賣家對植物根本一竅不通,從網路上盜用一些植物的圖片就來詐騙,以至於照片中植株品種名實不符的狀況屢見不鮮。如果發現賣家所提供的植物照片與學名不符,這筆交易應該就是詐騙了。如果賣家有提供種子的照片,不妨也可以查一查網路上是否有該品種種子的圖片可以比對。同時,記得要請賣家另外提供只拍 5 顆或 10 顆種子的照片,表示對方手上真的有這些種子,只不過就算拍了,也不能百分之百確定那些種子就是真的或是有效的。 稀有植物種子能夠要多少有多少? 無限制購買數量的稀有植物種子販售也可能是假的。一般高貴的植物品種之所以稀有就是因為其不易繁殖,植株在產地的數量很少,要找到雄株與雌株且花期要相同的機會非常低,或者是授粉不容易,在這樣的狀況下要見到植株都很難了,怎麼會有那麼多的種子可以在沒有數量限制的條件下販售呢?坦白說,如果我真的有雄株和雌株可以交花授粉,種子我一定自己拿來孵成小苗再販售,因為價格會高上好幾倍,又何必急著拿數量已經不多的種子來賣呢? 同時販售多種稀有植物種子可能嗎? 植物開花通常都按照其固定的時序,在特定的季節及環境條件下開花、結果、進而產生種子。對於稀有物種來說,要能夠順利授粉的機率已經很低,要看到不同的稀有物種在同一個時期都產生種子的機率更低。如果種子不是同一時期生產的,有沒有可能只是同時間上架販售?當然可能。但是種子要能順利發芽其新鮮度特別重要。如果您有許多不同品種的稀有植物種子,您會冒著它們可能過期失效的風險,等著跟別的種子一起上架嗎? 很多販售種子的賣家其實本身也自認是受

我認識的Boswellia neglecta尼哥乳香木(二)

在一般比較常被收藏或販售的橄欖科植物中,尼哥乳香木一直是我推薦給剛入坑花友的首選,它不僅外型獨特、香氣濃郁,還特別容易照顧。不像很多沒葯橄欖在枝幹上有一層一層淡黃色薄薄的表皮,尼哥沒葯的枝幹彷彿穿了一身厚厚的銀灰色盔甲,上頭還刻出一條條橫向的刻痕,年代感十足。它的葉形則呈現較大的羽狀,隨風飄逸非常漂亮。 就像其他很多的進口植物一樣,在原產株身上所呈現的樣貌會與園藝栽培繁殖的個體有很大的差異。尼哥乳香木這身厚厚的盔甲通常只有在原產株身上才看得到,它這一身長滿皺紋的外衣並非我們想像中跟樹齡有關,因為即使是在較小個體或是較年輕的植株身上也看得到。反倒是對於園藝育種繁殖的植株,想要種出枝幹這一身獨特的盔甲則非常困難。如果放任其生長,它只會越長越高且枝幹並不會出現厚厚有刻紋的硬皮,最後就像一般小樹一樣。那麼,到底人工繁殖的園藝種乳香木能不能長成類似原產株的外觀呢?坦白說我也不確定,但就算可以也應該需要很長一段時間吧。 園藝繁殖的乳香木要長得像原產株必需做的兩件事,一是「塑型」,讓垂直生長的灌木型態變得矮肥朝平行方向生長;二是「老態」,讓原本透綠的薄皮木質化成厚厚的盔甲。 講到「塑形」,人工培育的乳香木其主幹在靠近介質表面處往往會生成一個較粗大的節點,我們可以將這個節點當作是植株主幹的頂點,要讓植株往平行方向生長就必需將節點以上的部分切除,這樣新的枝條就會從這個節點往橫向生長,而節點和以下的部位則會加速粗壯。等到下一次換盆的時候,可以試著將植株拉高, 讓原本埋在介質裡的部位露出介質多一點,不用幾年就能讓植株長成如原產株般絕美的姿態了。此外,如果您的植株還是小苗,也可以試試不切不砍的方式,讓植株住進超大的盆,給它一個陽光充足且通風的環境,也許有機會長成矮肥的姿態喔! 至於「老態」,尼哥乳香先天就比其他橄欖科植株更容易看起來少年老成,但還是需要時間。個人不建議用化學或藥物的方式來促進其表層的木質化,所以唯一的作法只有「等」了。當然,不妨可以露養,讓自然的洗禮提升植株的滄桑感。 在找健康質優的植物嗎? 歡迎到塊根王官網逛逛: http://www.caudexwang.com/

「不是專家不要買」: 幾種常被混淆的極品多肉植物

常常遇到有花友詢問有關植物品種和識別的問題,老實說,很多稀有的物種我也沒見過,甚至還曾把自己沒見過的市場肉當成稀有植株來看待,以為自己找到寶。其實,世上植物千萬種,要全認識應該不太可能。有些植物實在長得太像了,就算是常見或是名氣響噹噹的品種,看見了也未必認得出來。最冤的就是花了大錢開心買極品,卻不知道手上的是普貨。就讓我來介紹幾種超貴又容易被搞混的植物品種吧 ! (上圖):皮爾蘭斯蘆薈 (1) 皮爾蘭斯蘆薈 (Aloidendron pillansii) 與皇璽錦 (Aloidendron dichotomum) 皮爾蘭斯蘆薈可以算是蘆薈家族裡的 LV 了,不僅極為稀有、昂貴,還超級難養,ㄧ不小心就爛根或爛芯,而且一爛就肯定救不回來。其實,要說它難養也不太公平,明明一年只需要澆兩次水,卻常常被愛的灌溉,不爛也難。 (上):皮爾蘭斯蘆薈;  (下):皇璽錦 常聽說動輒數萬元起跳的皮爾蘭斯蘆薈有人只花數千元就買到,以為自己撿到便宜,殊不知自己買到的其實是身價幾百塊的皇璽錦。大棵的皮爾蘭斯蘆薈極為罕見,不僅長得慢,要養活養久也不容易,但是小株的個體外型又非常類似皇璽錦,所以常讓人不知不覺就以皮爾蘭斯蘆薈的價位去買了皇璽錦。 要分辨皮爾蘭斯蘆薈跟皇璽錦之間的不同其實不難,皮爾蘭斯蘆薈的葉緣有刺但葉背無刺,且葉色偏藍,而皇璽錦葉緣葉背都有刺。 (左):球腺蔓;  (右):伪球腺蔓 (2) 貝利腺蔓 (Adenia ballyi) 、球腺蔓 (Adenia globosa) 、伪球腺蔓 (Adenia pseudoglobosa) 貝利腺蔓可以說是腺蔓家族裡的極品了,大多數花友都是只聞其名未見其形,我接觸進口植物那麼多年,也只見過一次實生的貝利腺蔓。如果想要見到多棵出現在您的面前,那可不是有錢就能辦得到,更不用說是巨大的個體了。然而, 貝利腺蔓雖然極為罕見,但它卻有兩個三胞胎兄弟幾乎長得一模一樣,那就是一般比較熟悉的球腺蔓以及近一兩年才出現的伪球腺蔓。 伪球腺蔓完整的學名其實是 Adenia globosa subs. pseudoglobosa ,它是在非洲肯亞南部被發現的另一種球腺蔓。 要分辨球腺蔓與伪球腺蔓比較容易,球腺蔓肥大的綠色球莖表面有許多凸起的疣粒,這些疣粒往往因為磨損而變成白色的斑點,但是在伪球腺蔓的身上卻很少有疣粒。此外,球腺蔓的表皮一

我認識的多肉市場 (下)

一般來說,國外多肉植物販售大多是賣方主導的市場,由於僧多粥少,要不要賣你?要給你什麼貨色?要賣多少錢?都是賣家說了算,賣家也不需要跟你討價還價,因為後面還一堆人等著要買。如果有自稱是賣家的人在網路上向你兜售植物,姿態很低,對你提出的質疑和要求都百依百順,那他如果不是騙子就是手上的貨實在太爛了。 就算國外或原產地的植物出口商手上少了來自日本和強國的訂單,後面還有來自韓國、泰國、台灣、馬來西亞、印尼、美國等地的買家在嗷嗷待哺,對於這些植物出口商來說,生意絲毫不受影響,甚至還可能因為少了大咖的量大折扣,手上的植物存貨還能賣到更好的價錢。不僅如此,對於那些已經在排隊排很久卻苦等不到植物的小咖買家來說,能買到就偷笑了,哪裡還敢對賣方要求太多,這也給那些植物出口商一個清庫存的機會,把大咖不要的或是之前選剩下的植株,來個大清倉。 今年的夏天本地的多肉植物市場應該會很熱鬧,前一陣子被炒得沸沸揚揚的觀葉植物熱潮應該差不多告一段落,對於那些花幾萬塊去買一片葉子的花友來說,早點夢醒也是好事,等到自己發現透過組織培養技術只需要滴幾滴藥水很快就能長出一樣的葉片時,心可能會淌血。然而,在 觀葉熱潮過後取而代之的相信會是塊根植物,尤其是已經變成國民塊根的象牙宮和永遠採集不完的夢幻逸品象足漆樹。對此,個人是一則以喜一則以憂,喜的是自己鍾愛的塊根植物終於有機會出頭,而且將會有很多可以挑選,憂的則是這些彷彿是用倒的倒進本地市場的乾貨,到底會有多少生存的機會,除非您是發根高手或是老經驗的花友,今天夏天很可能又到了要繳學費的時候了。 最近這一年來,本地多肉植物市場上出現了很多網路賣家,有些甚至還開了實體店面,我們樂觀其成,也感謝他們的努力讓本地植物市場更蓬勃。對塊根王來說,最希望做的事是植栽的推廣與教育。我們希望能讓更多人認識多肉塊根植物、喜愛綠色生活,更重要的是要懂得如何養護植株,而不是一直在繳學費。一直也在為展店做準備,但是面對整個市場環境的改變,也落實我們不再賣乾貨的決心,我們會在氣候條件相對比較適合植物發根養根的南台灣設置植物養護基地,一方面嘗試種苗培育,一方面也作為進口植株落地後的發根養護中心,所有植株都必須在穩根後才能上架銷售。 之前提到日本和強國人是「搶貨」大咖,但嚴格說起來,他們所搶的通常也已經是至少被挑過一輪之後的植物了。要成為搶貨大咖,門檻通常只在於訂購量和購買金額,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