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發表文章

目前顯示的是 8月, 2022的文章

再訪「C.J.PLANTS」 看專家如何栽種龍舌蘭(下)

龍舌蘭,這個曾經是我最愛的植物,卻因為當時沒有適合的栽種環境,每每因為日照不足造成植株徒長而放棄。近幾年隨著自己累積對植物燈使用的經驗,加上不久前才與燈具製造商針對燈養龍舌蘭合作開發出新的LED植物燈,老實說,在拜訪「C.J. PLANTS」之前,我心底已經重新燃起對龍舌蘭的熱情。 這兩年興起的潮流植栽在國內帶動的植栽熱潮還在持續中,而「燈養」和「配盆」也隨之興起,是追隨潮流文化,將植栽帶進生活中很重要的一部分。就個人觀察,龍舌蘭中尤其是嚴龍、甲蟹與霍立達無疑是除了象牙宮、象足漆樹外,在配盆時最能展現潮盆與潮牌特色風格的植物品種,怎麼配都好看,怎麼看都很「潮」。 龍舌蘭可以靠燈養 「龍舌蘭到底能不能靠燈養?」雖然我心中早有答案,見到C.J.我還是問了這個問題。「當然可以!」C.J.很肯定地說,他進一步解釋:「在日本很多著名的龍舌蘭專家和栽培者都是用植物燈來栽種。日本的氣候本來就比較不適合龍舌蘭生長,必須藉由植物燈輔助才能養出漂亮的體態。」 聽C.J.這麼一說,讓我對自己才剛完成開發上架的E27全光譜LED/UVA植物燈更具信心。對於燈養龍舌蘭,他還提到:「燈養時,植物燈和龍舌蘭的距離非常重要,一般大約抓30公分左右最合適,這需要按實際使用狀況來調整,有的玩家甚至將距離拉近到20公分。要注意太近容易曬傷,一旦植物曬傷,葉片上出現白色斑塊就像是褪了色一樣,無法挽救。如果栽種的是幼株或小苗,燈的距離可以拉高,先試著從50公分開始再慢慢往下調近。」 他同時提到:「用燈養龍舌蘭時要注意澆水的方式,最好不要直接澆龍舌蘭本體,可以繞著植株周圍的介質澆水澆透。同時,剛澆完水的龍舌蘭不要直接放回到植物燈底下,先在其他通風處稍微晾乾。原因是在植物燈的照射下,植株葉面殘留的水珠很容易造成葉面曬傷。」。的確,我在其他網誌中分享澆水經驗時也提過,葉面上的水珠就像一面會聚光集熱的放大鏡一樣,能夠燒焦葉面。 燈養能栽培出漂亮的圓球體態 不管是在日本還是在國內,潮流植栽的擁護者所追求的極致美感,象牙宮最好是要肥肚短手指,象足漆樹也追求主幹圓、矮、肥,而對於龍舌蘭最基本的要求就是體態要包、要圓,就像一顆球或包心菜一樣。至於說要多圓才能算是所謂的「球體」,並沒有一定的標準,端看各人的感覺。C.J.本身並沒有追求所謂的「球體」,他不認為包覆成球狀的龍舌蘭就是最美的龍舌蘭。 「我們在IG上所看到日本玩家所

再訪「C.J.PLANTS」 看專家如何栽種龍舌蘭(上)

這是第三次拜訪位於台中新社的龍舌蘭專家「C.J.PLANTS」。每次只要有關於龍舌蘭相關的問題需要諮詢或釐清,我第一個想到的就是「C.J.PLANTS」,這裡栽種的龍舌蘭不僅種類多,栽培出的龍舌蘭姿態美,展現出的水準也最一致。加上老闆C.J.總是非常誠懇親切地解答花友的提問,不會保留,也不會添油加醋。 中台灣的天氣就是讚,栽種龍舌蘭剛剛好,只是對來自天龍國的我來說真是熱斃了,好像整個人正在蒸發。「塊根王也喜歡龍舌蘭喔?」C.J.今天一見我就問,因為之前兩次來拜訪都是為了看塊根。這裡除了是龍舌蘭的大本營,棒錘樹屬塊根、蘇鐵和橄欖也不少。 「龍舌蘭」引我進入多肉世界的第一個大坑 其實在我還是多肉植物新手的頭幾年,剛從一般對園藝植栽的興趣轉向對品種的渴望,心裡最想望的就是將品種收齊。當時我第一個目標就是品種最少的龍樹科,總共不到十個品種很快就達標了,根本還不算是個「坑」。接著,我把收藏的重心移往龍舌蘭,大致從型態上來看,龍舌蘭的種類似乎不會多到收不完,而我最愛嚴龍和甲蟹。 對於植栽新手來說,龍舌蘭其實是個不錯的入門植物。選擇多,取得容易,型態美,且容易種。坦白說,龍舌蘭要養掛有點難,但養得美卻也不容易。特別是對於生長所需的氣候條件,龍舌蘭比其他多肉植物需要更充足的日照,以北台灣尤其是大台北地區的日照強度對於栽種龍舌蘭根本是先天不足,加上植物燈的使用並不普遍,很難避免植株徒長。不像塊根植物,龍舌蘭一旦出現徒長的體態就無法挽回。漸漸地在我心中也有了「與其與天對抗,不如調整收藏方向」的覺悟。 另一個讓我把栽種收藏的重心從龍舌蘭轉移的原因是對品種以及市場價格的無知及不安全感。龍舌蘭品種看似不多,但因為園藝栽培居多,培育出的交種、變種一個接一個多到收不完,就拿最愛的嚴龍來說,早期接觸時的「農大」、「白鯨」、「螃蟹」等,在外觀上些微的差距已經很難辨識,隨後又加入「哥吉拉」、「熊貓」、「逆刺」、「籃球」、「黑帝斯」、「虎鯨」、「立可白」等令人眼花撩亂,有些聽起來好笑的新名稱。嚴龍的市場價也從剛接觸時成株一棵兩三千 元到現在動輒兩三萬才買得到一棵側芽。型態上只要有些微的差異再冠上新的中文名稱,稍微透過市場炒作,馬上就能吸引一堆死忠粉絲跟進搶買,價格飛漲。 然而,就像觀葉植物一樣,被捧上天的尤物,一旦容易取得側芽或是透過組培繁殖,神物立馬被打入凡間,身價好比台積電股票一夕跌停鎖死。巨星逐漸

「萬里園」蘇鐵大戶的養護秘笈

在之前發表的網誌中曾經介紹過彰化田尾的「萬里園」,這裡不僅是國內稀有多肉巨物收藏最豐富的園子之一,裡頭蘇鐵種類和數量之多更是全國之冠,光是非洲藍葉蘇鐵就有十餘種,數量達百棵以上。 「萬里園」余老闆曾說過,他認為「萬里園」最大的資產不是裡頭展示和販售的珍稀物種,而是他和闆娘二三十年來在植栽上所累積下來的知識和經驗。老實說這段話盤繞在我腦海中,總是想找機會再來「萬里園」挖寶,挖的不是植物,而是老闆和闆娘寶貴的植栽經驗。因此,今天又再次前來朝聖,泡茶兼尋寶。 蘇鐵爭艷 從大門兩側一路排開 「萬里園」內的植物收藏總是不斷地有更換,除了一些地植和大到搬不動的巨無霸多肉外,每次來都會看到不同的風景,彷彿園中不斷有新戲上演,一齣接著一齣,主角也都不同。無庸置疑地,在今天的「萬里園」裡,主角就是蘇鐵。 一踏進大門目光立馬被兩側第一排的蘇鐵所吸引,Encephalartos horridus、arenarius、lehmanii、Dioon edule,還有一棵與老闆有著特殊淵緣而最近才收回來的Encephalartos latifrons,這可能是園中唯一一棵抱著錢去老闆都不賣的植株。向來都是夫唱婦隨與老闆一搭一唱的闆娘今天難得主動提到,她希望大門進來兩側能擺滿一整排巨型蘇鐵。這對「萬里園」來說絕對不是難事,時間早晚罷了。老闆和闆娘收藏的上百棵蘇鐵早就足夠從入口到後院來回排上好幾排了。 剛進口無根的蘇鐵該如何養根? 今天有幸再次進到老闆新建的私房溫室參觀,離上一次拜訪又過了一個寒暑。溫室裡頭大多是剛進口或是正在養根中的夢幻逸品,其中最吸睛的莫過於擺滿花架的非洲藍葉蘇鐵,直徑平約15公分大,有些已經冒出新葉,但大部分還在等待發根中,我悄悄用眼睛餘光迅速掃過植株旁的花牌,裡頭除了有Encephalartos horridus、nubimontanus 、princeps 、lehmannii等藍葉非洲蘇鐵 ,還有最頂級的非洲毛葉蘇鐵Encephalartos hirsutus。 我趁著這個大好機會,一面請教老闆蘇鐵在養根時所使用的介質和發根後上盆所用的介質是否相同?一面以迅雷不及掩耳的速度直接撥開花架上的蘇鐵介質一探究竟。 「養根時用的介質是不一樣的。」老闆回答。他接著進一步解釋,「這裡待發根所用的介質大多是就地取材,用的是溫室裡現有的素材混合使用,主要是要夠疏水

「水美園當代植栽、昆蟲展」觀後感

由水美園所主辦的當代植栽、昆蟲展堪稱是近年來國內較大型的植物展售活動,今年的活動剛好在這個週末(7/30、7/31)選在腹地寬廣且交通便捷的台北市花博爭艷館舉辦。由於塊根王之前都婉謝了主辦單位參展的邀約,這次特地空出時間以花友的身份去朝聖觀摩。 「水美園當代植栽、昆蟲展」參與的商家非常多元,展出的內容也較國內一般植物展售活動來得豐富。這次的展出主要還是以觀葉植物為主,就個人在現場大略評估,觀葉植物的展區和展品至少佔了6至7成,其餘的3到4成大致上由多肉植物、昆蟲和爬蟲,以及植物相關創作和藝品等三大類商家平均分攤。儘管展場內的攤位數相當多,但我對觀葉植物一竅不通也興趣缺缺,注意力幾乎都集中在只佔一成左右的多肉植物上,對於其他現場大部分的展品只能走馬看花,在此先對喜愛觀葉植物的花友說聲抱歉。 活動集客效果驚人 客群與花市的展售活動不同 原本在活動開始的第一天起個大早想當個悠閒的早鳥去參觀,第一次到花博公園的我到了爭艷館簡直驚呆,長長排隊的人龍從展場入口沿著館場外圍一路排過去,看得到的至少超過兩百公尺長,這場面我過去只在台北小巨蛋巨星演唱會時看到過,當下真的會讓我有「植栽的時代來臨了」的幻覺。可見主辦單位苦心經營的展會品牌已有一定的成果與知名度,事前的宣傳也相當成功。由於當時排隊人潮實在太多,我大致逛了一圈展館外圍就先離開了,第二天下午展會結束前才又回來。 從第一天長長排隊的人潮中,不難看出前來朝聖的人群以90後的年輕族群居多,其中有蠻多是年輕情侶或是同學攜伴一同前來,看起來趁假日出遊或參觀的訪客遠多於買家。這與平常在花市所舉辦的展售會不太相同,在花市所舉辦的植物展售活動看到的都以買家為主,大多帶著現金去挖寶。坦白說,這讓我有點懷疑眼前的人潮是否真能為館內的商家帶來實質的業績,但是就推廣植栽與植物來看,這次的活動絕對是功不可沒。 「酉」多肉與「 0343 」撐起多肉大樑 儘管販售多肉植物的商家及展區大約只佔一成左右,但在「酉」多肉及「0343」的展場及現場展售的植株卻令人十分印象深刻,在觀葉植物環繞的展館中頗有以小博大的氣勢,是整個展售會中的亮點。當然,會這麼形容也可能是因為觀葉植物的亮點我不懂啦。 「酉」多肉向來對於推廣自家品牌投入非常大的心力,這次聽說滿載四部貨車及休旅的植物北上展出,其中還包含不少大型植株,品種的涵蓋率也很廣,幾乎是把台中旗艦店的精華都帶上來,可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