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就列舉一些個人較常用來輔助植物發根的方法與花友分享,其中大概可分四種方式:「水耕法」、「空氣誘根法」、「乾式誘根法」,以及「濕式誘根法」。
水耕法
水耕法應該是大家最常見也是最常用的一種發根方式,個人最常在扦插枝條時使用,特別像是扦插雪葉西番蓮或是橄欖科植物時,直接將切下來的枝條插在透明寶特瓶裝的清水中,水中可以加入少許營養劑,也有人建議用少許煮過的白糖(碳水化合物)但我沒試過,一旦水稍有混濁就要換掉以免生菌。水耕法扦插繁殖並非所有植物都適用,且選擇用來扦插的枝條常常是成功與否的關鍵。通常當年新生的枝條扦插較容易成功,而一年生枝的發根能力最強。夏初扦插時選切枝條中上部為宜,硬枝扦插要選擇發育充實、粗細合適、芽體飽滿的枝幹;而 嫩枝扦插應在枝條剛開始木質化即半木質化時採取比較好。一般來說,只要保持水份清澈,置放在遮蔭有光的通風處,只要季節溫度合適,大多能順利發根。
一旦發現有扦插枝條枯黃、變黑,要立即清除並換水,只要看到白色根頭出現就能馬上上盆改用一般介質栽種,此時的介質仍須比較保水,並隨時保持濕潤的狀態直到穩根展葉。
空氣誘根法
空氣誘根是個人最愛也最常用的繁殖方式,因為幾乎什麼都不用做,所謂「空氣誘根」就是讓植株的根部或是待長根的部位直接裸露在空氣中或是在介質表面之上。有些植物只要擺著不理就自然會發根了,只是時間早晚的問題,就像是一場跟植物的馬拉松,需要耐心與毅力。空氣誘根可以用在一些耐久放的塊根植物或是含肉質較高的扦插枝條上像是大戟科植物。由於肉質高的扦插枝用水耕恐怕容易被水泡爛生菌,使用空氣誘根相對安全許多。
空氣誘根通常會花較長時間等待,但只要植株沒爛,最多等半年一定會發根。作法其實很隨性,重點是環境通風,避免植株在誘根期間遭受病蟲害侵襲。個人習慣是直接將植株放在乾淨的塑膠盤上,或者是用淺盆鋪一層赤玉土或其他粗顆粒介質,將植株直接斜放在介質上,根部接近介質但不需埋進土裡,偶而在上面澆一點水份,個人經驗是有澆沒澆差異不大,澆多反而容易爛。
與前述水耕法一樣,一旦發現有扦插枝條枯黃、變黑,要立即淘汰。只要看到白色根頭出現就能馬上上盆改用一般介質栽種,只是此時的介質要足夠疏水,別讓剛上盆的植株和新根一直泡在悶濕的環境。
乾式誘根法
對於一般進口乾貨的誘根可以使用「乾式誘根法」,特別是塊根類植物和一般多肉植物,只要植株本身是比較保水或是自備儲水器官能耐久放的,都可以用這個方法來協助植株發根。但是就像之前說的,進口植株的發根成功與否,植株本身的健康狀況就佔百分之五十的關鍵比重,必須先確定植株健康無虞才能進行發根管理,所有植株上能發現的內外傷都必須先妥善處理治療,先等傷口乾燥且不再惡化,不然所謂的發根就跟等死無異了。之前在其他的網誌中有提到「不要急著幫植株挑好盆」,對於進口無根的植株來說,植株的健康檢查最重要,其次就是先養根,等新根冒出頭後再移入新盆。
「乾式誘根法」主要在於使用較為乾燥且通氣的顆粒介質。此時的植株無需上盆,只需要將植株先種在淺淺的介質上。與前述的「空氣誘根法」不同的是此時植株的根部必須埋進介質裡。當然,也可以將植株直接先種在所謂的「控根盆」裡發根。在介質的使用上,個人習慣以50:50的比例混合小粒或中粒的火山岩和赤玉土。由於只是暫時栽種引根,植株的根部吃土不用太深如果是使用控根盆或是其他臨時的盆器,最好能用線束或透氣膠帶將植株與盆固定住以避免植株晃動。在栽種前可以先在植物根部塗上發根粉或發根劑。在市面上所販售的發根粉或發根劑種類很多,有些還強調是私人配方,其中主要的成分大多是吲哚丁酸。(吲哚丁酸,純品為白色結晶固體,原藥為白色至淺黃色結晶。溶於丙酮、乙醚和乙醇等有機溶劑,難溶於水。主要用於插條生根,可誘導根原體的形成,促進細胞分化和分裂,有利於新根生成和維管束系統的分化,促進插條不定根的形成。節錄自中文百科知識)。花友可參考相關網路資訊或商品介紹,自行選用。
進行乾式誘根管理時環境必須非常通風,植株置放在遮蔭有光處,此時可以使用植物燈補充光照。視狀況大約一週澆水兩次,稍微繞著植株周圍澆濕即可,最好能讓介質在一天內自然恢復乾燥。在發根管理的過程中記得持續關注植株的健康狀況,發現問題要立即處理。此外,植株長葉子不代表已經發根,也不代表植株健康無虞,不要看到長葉子就中止發根直接換好盆。就個人經驗,如果植株在發根管理時一直保持健康狀態但沒有冒出新葉,該植株之後最可能發展出強健的根系。
濕式誘根法
所謂的「濕式誘根法」,基本上與前述之「乾式誘根法」類似,差別在於使用較為濕潤保水的介質。主要是針對一些本身缺乏保水功能較不耐旱的植物品種,像是橄欖科這類灌木或喬木,避免植株因為裸根放乾太久而變成乾柴或標本。
在介質的使用上,有些花友會選擇全蛭石栽種,蛭石是一種很輕的礦物,沒有溼氣蛭石很輕,混合在土壤中可以增加土壤的吸水率。在澆水時,蛭石會先吸水,土壤中的含水量開始下降,蛭石又開始釋放水分,是一種非常保水的天然介質,但是浸濕的蛭石往往在泡水一兩周後容易發臭變質,反而容易染菌。有些花友也會改用水苔來保持植株根部的濕潤,但不論是用全蛭石或是水苔,都是為了保持植株根部有水的狀態。
個人認為最好的誘根方式是讓植株的根部持續感受到乾燥卻帶有濕氣,就像平時栽種的供水管理一樣,乾透再澆,讓植株產成為了尋找水源而拓展根系的渴望。因此即使是「濕式誘根法」,個人慣用的混合顆粒介質內容比例大約是:火山岩(40%) : 赤玉土(50%) : 蛭石(10%),稍微增加介質的保水性,同時視狀況一週澆水一至三次,澆水澆透,只要介質乾了就馬上澆。要特別注意的是,進行濕式誘根管理時由於植株根部較為悶濕,一定要確保環境通風,必要時可以噴灑殺菌劑以避免植株在此期間染菌,一旦植株出現問題要立即處理。
一般來說進行濕式誘根管理的植株像是橄欖科植物,在誘根期間如果開始長葉子,表示其內部生長代謝機制恢復正常,植株多半能順利發根,但由於這類植物的根系普遍比較脆弱,新生的根多以鬚根細根為主,很容易就因為植株晃動造成新生的嫩根斷裂,除了要保持植株固定外,即使植株展葉也不用急著換盆,等根系長穩後再換也不遲。
天命難測,但發根不一定都靠運氣
選購植物不像買樂透完全就是靠運氣,通常會想碰運氣大多是因為自己的認識不夠,對狀況無法全盤掌握,所以將自己未知的部分交給老天決定。植株能不能在你手上順利發根的確有時需要一點運氣,但也並非絕對。只要能夠掌握植株的健康狀況,在適當的氣候條件及環境下,輔助以合適的誘根方法,植物的順利發根大可不需要靠運氣,如此一來,待發根的植株在你手上至少已經確保了10%的成功率不是嗎?
在找健康質優的植物嗎?歡迎到塊根王官網逛逛:
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