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人對剛進口的象足漆樹的認識,大多只知道它難發根。沒錯,由於大部分象足漆樹進口到國內之前必須先去根,能不能再順利發根就成為它是否能存活的關鍵。
坦白說,在大家比較熟悉貴森森的頂級多肉中,象足漆樹應該算是最好養的,穩根後的植株可以當行道樹來養。只是你可能不知道,進口象足漆樹在發根之前所遇到的問題,可不單單是難發根喔!
跟時間賽跑
一般塊根植物由於本身能夠儲存養分與水分,即使裸根擺著兩三個月甚至半年一年都沒問題。而一般灌木類像是沒葯橄欖,由於本身沒有儲存水分的大塊根,一般裸根植株的黃金運送期大概不能超過2個月,超過可能就變成乾柴了。但是,切根後裸根進口的象足漆樹,其運送的安全期大約一到兩週,並不是象足漆樹比橄欖更容易乾掉,而是容易染菌。只要有一棵染菌,不用幾天病菌就在包裝密閉的紙箱裡蔓延開來,超過兩週還沒處理大概就回天乏術了。
採集時已決定命運
一般野生的象足漆樹在採集時會將深入地底和岩縫的主根砍斷,此時的切口就成了病菌入侵的大門,透過刀具或是清洗植株的水感染並擴散。大部分剛進口的象足漆樹出狀況都從被切斷的主根尾端開始往上蔓延,只有少數會從頂端的枝條或是肥胖的主幹開始。
所以,象足漆樹的命運似乎在採集時就註定了。採集的工具可能是問題,採集的環境也可能是問題,而切下去位置也會是問題。採集時挖土深一點再切,讓埋在底下的主根能保留長一點,這似乎也是提高植株存活率的方法。一方面是當切口感染時能延長向上蔓延的時間,也能有多一點長度可以切除並仍保留部分主根作為日後發根用。如果主根只保留一點點或是完全切除,那一旦染菌就直接進入主幹本體了。
乾貨卻不能乾
植物在進口或是寄送前,都會風乾一陣子,讓植株體內的水分減少一點,像是塊根植物由於本身富含水分,在出口包裝前有時甚至會先風乾一兩個月。主要原因是當植株富含水分,容易因碰撞或重壓造成內傷。一旦有植株受傷破皮溢出汁液,在悶濕的紙箱內必定發霉生菌,造成塊根軟爛並相互感染。事先風乾植株還有一個好處,是能減輕重量,降低運費支出。這也是為什麼把進口植物稱作是「乾貨」的原因。
但進口象足漆樹卻沒時間風乾,為了爭取更多的時間在植株抵達後仍能夠及時處理感染的問題,大部分的植株在野採、清洗後,有些可能會在當地對切口做簡單的殺菌上藥就直接裝箱準備運送了,尚未風乾甚至還有一點濕的植株,有些傷口處還流著樹脂,就直接封裝在紙箱中,植株發霉是常有的事,一切都等抵達目的地開箱後再處理。
切到不能切
除非是已發根的象足漆樹,在寄送前與寄送一般植株一樣先風乾再個別包裝,通常能安全健康抵達外,那些切斷主根後就急著被裝箱出口的植株,很少是完全沒有問題的。賣家一旦把植株送上飛機,其餘的問題都由進口植株的買方承擔。就像是收到植株後的乾貨賣家一樣,一切植株相關的問題,也都由購買的花友來承擔。
對於不賣乾貨的進口商以及直接買乾貨的花友來說,只能開始切了,切到不能切為止。唯有將感染的部位完全切除,植株才有發根存活的可能。
CITES植株限制多
申請進出口文件也是進口象足漆樹常遇到的問題。由於象足漆樹屬於《瀕危野生動植物國際貿易公約》所列管的植物,植物出口時除了要檢附植物檢疫證明外,還必須申請CITES許可證。而各國對於申請CITES許可證的資格與要求頗為嚴格,甚至藉由限制發證來達到出口數量管制的目的。
此外,申請CITES許可證往往曠日費時,植株出口時程一旦因為許可證申請卡關,勢必會耽誤到運送的黃金期限,造成無法挽回的損失。
季節影響發根率
有關象足漆樹的問題,最常被提出來的就是如何發根。個人認為,影響象足漆樹無法發根最主要有兩個因素,一是植株本身的健康狀況,另一則是季節。由於象足漆樹發根需要比較溫暖的氣候條件,以本地的氣候來說,最好的季節是在夏天,特別是指中南部的夏天。但是,由於跨國植物交易一般多屬賣方的市場,賣家說了算,進口的時程往往很難控制。一旦進口時間拖到秋冬,勢必會影響到發根率。
在找健康質優的植物嗎?歡迎到塊根王官網逛逛:
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