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論是將枝條切下來插枝,或是植株因傷病或爛根而必須部分切除根部重新發根,在等待發根的過程中最常遇到的問題就是切口受到感染,一旦染菌,植株就從切口處開始軟爛、變黑、發臭,而且一路向上蔓延,不用太久整個枝條甚至整棵植株就GG了。到底,切口染菌該如何處理?切口變黑就代表染菌了嗎?
如何切很重要
一般植物根、莖、葉內部運輸水分與養分的細胞會上下排列成管狀,形成所謂的維管束。維管束就像人體內的血管一樣,一旦阻塞,植株便無法獲得水份與養分的補給,進而逐漸萎縮、乾枯。由於維管束都分佈在莖與枝幹的外圍,靠近植物的表皮,往往在切斷植株枝幹的時候,刀刃下壓的力量會同時破壞維管束,將它壓扁、阻塞。即使泡在水裡,植株也無法透過維管束從切口處獲得水份與養分的補充。所以在切的時候,一定要使用鋒利的刀片,切口周圍組織要完整,避免用剪刀剪。
水或介質必須乾淨無菌
植株的維管束到了切口處等於是把內部的快速通道完全對外開放,此時如果浸泡的水或介質內含有對植株有害的病菌,等於是敞開了死亡的大門,病菌或是有害物質可以很迅速地在植株體內蔓延,務必要做好消毒與滅菌的動作。
切口附近變軟就必須再切
在植株切口復原與等待重新發根的過程中,一旦發現切口處附近有變軟的狀況,就必須立即重複前面的動作,將軟爛的部位切除,切到正常的部位為止。寧可多切一點,而不要心存僥倖或是捨不得切太多,會得不償失。如果一直切都看不到正常的組織出現,那就不如直接說掰掰吧。
切口變黑先別緊張
如果忽然發現切口處有變黑,這通常代表兩種狀況,有好有壞。如果切口的切面變黑,且從切面往上的表皮也發黑,甚至有點萎縮,那就不妙了,代表病菌已經隨著維管束向上蔓延。通常如果連表皮都透黑,情況應該是很嚴重了。
植物和動物一樣,受了傷,在可控的範圍內也能自癒。如果切口變黑,但側面的表皮依舊維持原來的顏色,且並沒有變軟或萎縮,此時不妨用刀片輕輕地刮除一小塊黑色的部分看看,看看是否依舊是原本的白色或淺色。如果是,就表示植株已經自癒了,切口變黑就像我們皮膚傷口的結痂一樣,黑色部分不必理會也無需切除,可以放心地等待植株發根。
在找健康質優的植物嗎?歡迎到塊根王官網逛逛:
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