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花友都有這個習慣,在剛入手喜愛的植株的同時,甚至是植株都還沒抱回家,就構想著要幫它換個漂亮的盆。如果您購入的是已經穩根且強健的植株,您是可以好好的幫它挑個大小適合,而且在您心中能跟它完美搭配的盆。但是,如果您購買的是所謂的「乾貨」、無根、根系還未長好或是根系比較脆弱的植株,您精心挑選的「美盆」可能就會變成「美棺」,陪伴植株走完最後一程了。
葉子,再長回來就好
很多花友,特別是視覺系的花友,常常會很在乎葉,因為葉子往往佔據了植株外觀很大一部分,一點點葉枯、葉黃,或是掉葉都會影響植株的美醜。尤其是剛購入的植株常會因為脫盆裸根和環境轉換,前面提到的一些葉子相關的問題常常都會發生,但這些問題都不太會讓植株掛掉。我常跟花友說,「葉子,再長回來就好」。真正要特別注意的,是植株的根部。
入手植株要先養根
讓植株建構好健全的根系是最重要的事。根沒長好,加水施肥都無法吸收,下場往往就是乾死或爛掉。根沒長好就開始拼命開枝散葉,看起來生氣勃勃,但實際上都在吃老本,等內部儲存的養分耗盡,就像青春永駐的美魔女被破解了法術,瞬間回到她該有的面目,油盡燈枯。所以,購入植株後,應該先養好根。要如何養根呢?很多資深的花友和前輩都有自己習慣的作法,而且針對不同品種的植株,養根的方法也不盡相同。在此僅列舉幾個方向,不妨參考看看。
養根盆越小越好掌控
先將原本挑好的美盆放一邊,找個透氣的小盆,如果有控根盆就用控根盆。盆越小,裡面的介質越少,越容易掌控介質與植株的狀況,可以避免掉最常發生因爲介質悶濕導致爛根的問題。盆小還有個好處,就是當新根長出來穿出盆底,可以容易看得到。那盆要多小呢?只要能包得住根部就行了。想像一下以前歷史課本裡頭古代女人裹小腳的樣子,盆太小讓植株搖呀搖就想辦法用綁的或其他方式把它固定住。
選用粗顆粒的單一介質
先將準備好的混合介質放一邊,反正裡頭精心調配的各種礦物元素、養分、長效肥等等好料,植株根沒長好也吃不到。這時不妨先用簡單一點的介質,有火山岩就全用火山岩,有赤玉土就全用赤玉土,重點是,顆粒挑大一點的,讓顆粒與顆粒中間有足夠的空隙能夠疏水通氣。
澆水以能疏水通氣為原則
澆水需要左三圈、右三圈,或是拿著滴管只滴幾滴水來誘根嗎?這是很多花友會使用的方式。我的作法是,如果前面兩項都做了,就豪邁的澆吧!少了爛根的風險,介質又能疏水又通氣,水就可以放心的澆透了。
環境通風且遮蔭
這一點最簡單也最重要,要記得將植株先放在遮蔭且通風的地方。很多花友包含我自己都曾經誤解所謂「通風」的意思,以為將植株放在窗戶打開的陽台就是通風?或是認為電扇一直吹就是通風?事實上,如果陽台的窗都是單邊向外,即使窗都打開,陽台內往往是悶的,風根本吹不進來。如果是密閉的空間,就算電扇一直吹,室內的空氣還是出不去,外面的空氣進不來,還是無法達到通風的效果的。不妨自己測試一下,在艷陽高照的正午時刻置身其中一時半刻,如果能夠不冒汗還能感受到微風徐徐,那就OK了。等到植株長出新的根,可以移植到原本為它精心準備的盆和混合介質後,再讓它美美的享受陽光。
以上建議僅供參考,實際作法仍須視栽種環境及條件適度調整。迫不急待想入手?歡迎到塊根王官網逛逛:
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