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產株」一般指的是從植物的原生地出口到本地的植株。有的可能是從植株的野外棲息地採集後直接出口,有的也可能是採集後先在當地的園藝農場栽種一段時間才販售出口,或是直接在當地的農場透過人工繁殖養大後再販售出口的植株。 所以「原產株」是從植物的原生地來的植株,是進口的外來植物,但不一定是野生的植物。 一般來說,個體較大的原產株大多是從野外採集而來,這些植株的年齡動輒數十年甚至數百年,不可能是由人工播種培育而來。相對的,那些在當地人工繁殖而來的原產株則多以小苗或較小的個體居多,通常在當地播種栽種一兩年就會販售出口。國內所謂的「乾貨」,有部分就是這麼來的。 當然,在國內所看到的「原產株」也未必是從原生地直接來的,很多也可能是經由其他國家的園藝業者、收藏家或貿易商購入篩選或栽種後,第二手甚至第三手才輾轉販售到國內,以至於「原產株」的品貭與價格差異往往可以很大。 很多人鍾愛「原產株」是認為原產株保留了該物種最原始的樣貌,最具野味,常常會散發出一種自然且獨特的滄桑感。的確,對於生長在自然環境中的植株來說,長期受到自然外力的影響,日曬、風吹、雨淋,甚至遭到野生動物的啃食與踩踏,外觀變得滿目瘡痍也是正常的。所以,追求「原產株」的人通常也必須懂得欣賞那一些在植株外觀上的「不完美」。 其實,若不論大自然在植株外觀刻劃出的野生印記,植株的外觀型態主要還是取決於其棲息地的氣候及生長環境,不同的環境造就出植株不一樣的外觀型態。這也是為什麼許多植物的原產株其外型看起來會不同於本地所繁殖栽培的植株。很多喜愛原生種的人或許會認為植物的原生地應該是植物的天堂,但實際上,應該更接近煉獄。就是因為當地極端的氣候條件和生長環境,才孕育出外型獨特的原產株。 有些塊根植物的原產株其表皮會呈現出不同的顏色,其實就是因為不同的棲息環境所造成,生長在紅土區的植株,其塊根表面通常呈土黃色或紅色。在泥沼區附近的植株容易變成黑色或暗灰色。生長在礫岩區的植株則因為岩礫中富含不同種類的礦物質,使得塊根表皮呈現出不同的顏色。這些都是自然的印記,很難模仿。 有些花友在栽種自播的植株時,會把原產株的型態當成目標,藉由限盆、限水、強日照等孽養的方式,試圖將植株養成類似原產株的樣貌。坦白說,就算是非常資深的前輩也未必會成功。植物的美不一定只有在原產株身上才看得到,說不定從小在本地生長,在你細心照顧下長成的植株所